四川省能源建設情況簡析
1 四川省能源概述
1.1 四川省能源儲量
四川省的常規能源以水能和天然氣為主,煤炭和石油資源較為匱乏,尤其是石油資源,幾乎完全依賴外省調入。除此之外,四川省可利用的新能源和其他可再生能源比較多。
(1)水能資源
四川省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1萬千瓦及以上河流共781條,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14352萬千瓦,技術可開發量12004萬千瓦,經濟可開發量103271萬千瓦。技術可開發裝機容量、經濟可開發裝機容量均約占全國總量的1/4。
(2)天然氣資源
四川省天然氣資源豐富,是國內天然氣資源第二大省,總資源量僅次于新疆??傎Y源量約7.2萬億立方米,累計探明儲量2.1萬億立方米。
(3)煤炭資源
四川省煤炭資源不足,約占全國的2%,已探明儲量135億噸,主要集中在宜賓、瀘州等川南地區(約占全省65%)。
(4)石油資源
四川省石油資源貧乏,幾乎完全依賴外省調入。
(5)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1)風能。四川省風能資源相對較少,但局部較集中,德昌為中心的安寧河谷、茂縣為中心的岷江河谷、丹巴為中心的大渡河谷資源較好,盆周地區也具有潛在開發價值。初步估算目前全省離地50米高度風能理論儲量8835萬千瓦,潛在開發量1500萬千瓦。綜合考慮風機技術、電網及運輸條件,可開發量400—500萬千瓦。
2)太陽能。四川省太陽能理論蘊藏量80萬億噸標準煤/年,其中三州一市約占全省的72%。綜合考慮資源特點以及太陽能發電技術約束因素,估算全省太陽能發電可利用量4290萬千瓦。
3)生物質能。包括農作物秸稈、林業剩余物、畜禽糞便、城市垃圾、芭蕉芋、粉葛、小桐子等。主要利用方式為生物質發電、生物質燃氣、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生物質液體燃料等,資源豐富。其中每年可以實際利用農作物秸稈1000萬噸;全省規?;B殖場超過1萬戶,估算年產沼氣5.3億立方米;全省每年垃圾量超過1000萬噸,回收率70%,可新建800噸/日規模的垃圾焚燒發電廠24個(單個規模2.4萬千瓦),實際可開發量60萬千瓦。
1.2 四川省能源產量和能源消費
從主要能源的產量來看,四川省的原煤產量占四川省能源生產總量的比例一直在5成以上,而原油所占的比例最小。過去幾年,天然氣和電能產量一直穩定上升,而原油和原煤的產量雖略有波動,但總體穩定。
同時,近十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四川省的能源消耗總量一直呈上升趨勢,石油消耗量增長尤其明顯。
圖表1:四川省能源產量(2005-2011)
數據來源:四川省統計局
圖表2:四川省能源消費量
數據來源:四川省統計局
1.3 四川省能源工業投資
四川省能源工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在2000年僅為111億元,到了“十五”末期的2005年,投資額增加了一倍,達到183億元。其后隨著省內經濟迅猛發展,能源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也隨之迅速上升,到了2010年已經達到513億元,比2005年增長了近2倍。2011年達到669億元,僅一年就比2010年的投資額增長一倍多。
圖表3:四川省能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
數據來源:中國能源統計年鑒
2 四川省能源建設規劃
2.1 四川省能源行業建設目標
“十二五”期間,四川省將調整省內能源消費結構,主要目標為:
(1)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提高到32%左右,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下降到41%左右。
(2)有調節能力的水電站占水電裝機容量的比重提高到60%,60萬千瓦及以上煤電機組占煤電裝機容量的比重提高到50%。
(3)小煤礦數量減少20%以上,煤礦總數控制在1100對左右;形成2—3個1000萬噸以上、10個100萬噸以上生產規模的大企業集團,產量占全省的50%以上。
根據《四川省“十二五”能源發展規劃》,預計2015年,四川省能源消費總量為26401萬噸標準煤,年均增長8.09%。
2.2 四川省“十二五”期間能源行業建設投資
預計全省“十二五”能源重點項目完成投資6205億元,其中電力4600億元(其中電源3400億元、電網1200億元),石油天然氣1200億元,煤炭134億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271億元(不含發電項目)。
圖表4 四川省“十二五”期間能源行業各子行業投資比例
數據來源:四川省發改委
2.3 四川省“十二五”期間能源行業各子行業建設規劃
(1) 電力
消費預測:預計2015年四川省全社會用電量2800億千瓦時,最大負荷5300萬千瓦。根據電力電量平衡,2015年全省水電消費量2200億千瓦時,折合8690萬噸標準煤,約占能源消費總量26401萬噸標準煤的32.92%
1)大力優先發展水電,加快建設水電基地。
預計“十二五”期間水電建設規模7920萬千瓦,投資規模約7000億元。新增水電裝機容量3930萬千瓦,力爭2015年底水電裝機容量7000萬千瓦以上。在建規模約4000萬千瓦結轉“十三五”續建。規劃“十二五”完成投資約3000億元。
具體建設內容為在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干流規劃布局“三江”水電基地;在大中型河流水能資源比較集中的一定區域規劃布局阿壩北部、阿壩東部、綿陽、甘孜中東部、甘孜南部、涼山、雅安等7個水電集群;在嘉陵江、岷江中下游、長江上游干流(以下簡稱“長上干”)規劃布局3個航電通道,形成“三江七片三線”水電基地基本格局。
圖表5:四川省“十二五”水電基地布局示意圖
數據來源:四川省發改委
2)積極優化發展煤電,進一步改善電源結構。
貫徹“上大壓小”方針,關停小火電機組100萬千瓦。預計“十二五”期間,煤電建設規模800—1200萬千瓦,投資規模320—480億元??鄢P停容量,凈增火電裝機容量500萬千瓦,爭取630萬千瓦?!笆濉币巹澩瓿赏顿Y400億元。
根據煤炭資源分布和運力分布,規劃布局路口煤電基地、川南煤電基地、攀枝花煤電基地、川東煤電基地。
3) 因地制宜發展天然氣發電,提高電網調峰能力。
結合普光氣田開發建設達州燃氣機組70萬千瓦,結合管道建設規劃布局江油燃氣機組70萬千瓦。爭取“十二五”開工建設并投產達州燃氣機組70萬千瓦,完成投資24億元。積極研究在天然氣主產區適度規劃布局天然氣發電,進一步提高電網調峰能力。有序推進天然氣分布式發電。
圖表6:四川省“十二五”火電基地布局示意圖
數據來源:四川省發改委
4)大力發展新能源發電。
風能發電重點規劃布局以德昌為中心的安寧河谷風電場、以丹巴為中心的大渡河谷風電場、以茂縣為中心的岷江河谷風電場以及廣元等盆周地市具備條件的風電場,積極開展甘孜、阿壩等風能資源觀測評價,適時啟動高海拔地區風電場建設。規劃“十二五”開工建設德昌二期、西昌、布拖、昭覺、廣元等風電項目約150萬千瓦,其中2011—2015年投產新增風電裝機容量100萬千瓦。
太陽能發電在“三州一市”(甘孜、阿壩、涼山、攀枝花)城市建筑物和公共設施、偏遠無電地區規劃布局光伏發電項目;利用“三州一市”荒地規劃布局大型并網光伏發電、太陽能熱發電、薄膜太陽能電池、非晶硅太陽能電池等示范電站。規劃開工建設太陽能發電項目50萬千瓦,新增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30萬千瓦。
圖表7:四川省“十二五”風能、太陽能發電分布示意圖
數據來源:四川省發改委
生物質發電。在農林作物豐富地區規劃布局秸稈發電項目27座82萬千瓦;在大中型養殖場比較集中的地區規劃布局沼氣發電項目5萬千瓦;在人口集中的大城市規劃布局垃圾發電項目6萬千瓦。規劃新增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71萬千瓦。
圖表8:四川省生物質能發電規劃示意圖
數據來源:四川省發改委
(2)天然氣
消費預測:2015年四川省天然氣消費量260億立方米,折合3458萬噸標準煤,占能源消費總量約13.10%
預計到2015年,四川省天然氣年產量達411億立方米,天然氣發展的五大重點任務包括:天然氣勘探、天然氣產能建設、油氣管道建設、天然氣利用石油煉制及加油站布局規劃等。
預計四川省天然氣勘探開發“十二五”累計投資321億元。到2015年,盆地內預計新增探明儲量約1萬億立方米,累計探明儲量3.1萬億立方米。此外四川省的非常規天然氣資源豐富。其中頁巖氣資源量相當于常規天然氣資源量的1.5—2.5倍,未來將在在自貢、內江、宜賓規劃布局頁巖氣等非常規天然氣勘探開發。規劃到2015年頁巖氣探明儲量1900億立方米,建成富順—永川、長寧、威遠區塊頁巖氣產能14億立方米,2015年頁巖氣產量10億立方米。
圖表9:四川省“十二五”天然氣基地布局示意圖
數據來源:四川省發改委
輸氣方面,建成中石油北外環達州—南充—綿陽—德陽輸氣管道等10個輸氣工程,開工建設大邑—青白江—德陽輸氣管道等2個輸氣工程。到2015年省內新增長輸管道2660公里,新增天然氣輸送能力160億立方米。同時,延伸和完善天然氣支線網絡建設,擴大管道供氣覆蓋范圍。對不能管道供氣的地區,采用CNG、LNG等措施解決用氣問題。
圖表10:“十二五”四川輸氣管道規劃圖
數據來源:四川省發改委
(3)煤炭
消費預測:預計2015年,四川省煤炭消費量10742萬噸標準煤(折合原煤15039萬噸),占能源消費總量約40.69%。
規劃到2015年,四川省煤炭儲備能力達到385萬噸,整個“十二五”期間完成投資約134億元(其中大型煤礦基地建設120億元,煤炭資源勘查14億元)。
主要建設目標包括:
1)資源勘查和產能建設。普查面積1400平方公里,煤炭生產能力1億噸/年左右,產能發揮90%左右。
2)整合改造。煤礦總數控制在1000對以內,單井產能提高到15萬噸/年以上。
(4)石油
消費預測:預計四川省“十二五”成品油消費年均增長10%,2015年四川省成品油消費2458萬噸,折合3511萬噸標準煤,占能源消費總量約12.30%。
預計“十二五”期間,石油行業完成投資約170億元,到2015年,成品油產量預計達700萬噸
主要建設目標:
1) 增強成品油供應能力,增加成品油儲備。建成1000萬噸煉油項目。
2) 新建蘭州—成都原油管道以及成都—樂山、成都—瀘州、內江—宜賓等6條石油管道,新增石油管道里程1939公里,新增石油輸送量2300萬噸(其中原油1000萬噸,成品油1300萬噸)。
3) 推進以氣代油、以電代油,增加加氣站布點,試點布局LNG加液站,推廣CNG、LNG汽車;鼓勵以電力發動機代替燃油發動機,發展各種以電為能源的交通工具。
(5)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預計“十二五”期間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完成投資271億元(不包含已計入電源建設投資的新能源發電項目)。
預計到2015年,實現:
1) 風電裝機規模100萬千瓦。
2) 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30萬千瓦;太陽能熱水器總集熱面積700萬平方米,太陽房面積10萬平方米,太陽灶8萬臺。
3)生物質能。生物質能發電裝機規模71萬千瓦;大中型畜禽養殖場沼氣工程8000處,農村戶用沼氣600萬戶;液體燃料生產能力10萬噸/年。